在机床加工生产线中,螺旋排屑机作为关键的辅助设备,负责及时清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切屑,其运行稳定性直接影响机床的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。卡屑故障是螺旋排屑机最常见的问题之一,若处理不及时或方法不当,不仅会导致设备停机,还可能加剧部件磨损,增加维修成本。因此,掌握科学的卡屑故障处理方法至关重要。
要高效处理卡屑故障,首先需明确常见成因。从实际运维经验来看,卡屑多由三方面因素导致:一是切屑形态异常,如加工韧性材料时产生的长条状卷屑、螺旋状切屑易缠绕在螺旋轴上,或批量加工产生的细碎切屑堆积成团,超出排屑机的输送能力;二是设备自身问题,包括螺旋叶片磨损变形、轴体同心度偏差,或传动机构出现松动导致转速不稳定,使切屑输送受力不均;三是操作规范问题,如单次加工负载过大导致切屑产生量骤增,或未及时清理设备内部残留切屑,形成累积堵塞。
处理卡屑故障需遵循“安全优先、分步排查”的原则。第一步是紧急停机并切断电源,严禁在设备运行状态下直接用手或工具清理切屑,避免人身伤害或设备二次损坏。第二步是初步判断卡屑位置,通过观察设备异响来源、查看透明观察窗或拆卸局部护罩,定位卡屑集中的区域,通常多发生在螺旋轴与壳体连接处、进料口或出料口附近。
针对不同位置的卡屑,需采用对应的清理方法。若为进料口轻度卡屑,可使用专用钩状工具缓慢勾出堆积的切屑;若切屑缠绕在螺旋叶片上,需先松动传动机构,手动转动螺旋轴,将缠绕的切屑逐步剥离;对于壳体内部的顽固卡屑,可配合低压气枪吹扫,同时用硬毛刷辅助清理。清理完成后,需检查螺旋叶片是否变形、轴体转动是否顺畅,若发现部件损坏需及时更换或修复。
故障处理后,还需做好后续检查与预防。开机前手动盘车确认无卡阻,空载试运行3-5分钟,观察设备运行状态;日常运维中,需根据加工材料调整排屑机转速,定期清理设备内部残留切屑,每周检查螺旋叶片和传动机构的磨损情况,从源头减少卡屑故障的发生。